无忧支付网首页
央行牌照  一清支付公司
个人/个体/公司均可进件
24小时服务电话
*** **** ****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国外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业发展

添加时间:2014-11-26 21:35

  2013年是中国第三方支付业迅猛发展以致引发商业银行强烈不安的一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业务触角从支付中介领域拓展到商业银行传统的汇、贷、基金保险销售等业务领域并形成了事实冲击,而银行业也开始觉醒并战略部署进行反击。

  国内外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共同发展与相互博弈表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是一种长期的竞合发展关系。为了在竞合中发展,商业银行应该选择一条以自身业务模式创新为主,学习同时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为辅的竞争策略。未来双方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应该互取所长,合作共赢。

  一、第三方支付业发展概况。

  伴随着互联网支付业务的高速增长,全球第三方支付行业正步入多元化发展的快车道。一方面,全球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增长迅速;另一方面,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移动支付的迅猛增长,相关创新日新月异。

  2014年,全球电子支付次数年增长率将达18.1%,其中移动支付次数年增长率将达58.5%.无论是对传统银行和新兴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一市场都具有极大吸引力。目前,电子支付交易还主要集中在传统商业银行。

  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次数达178亿,其中银行机构交易次数为157亿,非银行机构交易次数为21亿。虽然银行支付系统外交易量的绝对值还不大,但其增长将十分迅速。2010-2014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次数将增长58.5%,而非银行机构交易次数增速可达92.3%.

  第三方支付最早起源于发达国家,其发展以美国最为成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发展也各具特色。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通过发展移动支付进军线下支付领域,产品研发及运营推广步伐不断加快。同时,谷歌、苹果等行业巨头也看好支付领域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发展潜力,逐渐对传统银行业务形成冲击。

  第三方支付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发展也以美国最具代表性。美国的PayPal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支付企业,业务线覆盖了互联网支付、移动远程支付、近场支付、店内支付、预付卡等,范围广、创新多。截至2012年底,PayPal处理的交易额为1450亿美元,在全世界有1.23亿注册用户,用户数同比增加15%.

  欧洲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虽然在英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上,外来的PayPal占据着最大的份额,但本土品牌Moneybookers(现更名为Skrill)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Moneybookers已将业务拓展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100多种支付方式,全球约有3400万人持有Mon-eybookers账户,13.5万商家使用其支付服务。

  在澳大利亚,电子支付发展迅速。目前澳大利亚90%以上的账单都通过网络付款完成。在当地市场,除占较大份额的PayPal,由澳大利亚四大主要银行共同创立的支付平台BPAY以及Paymate等支付企业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我国,近年来国内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进程加速,随着大型电商平台大规模促销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进入电子支付领域,并不断拓展传统支付外延。目前已形成银行机构、特许支付机构和非金融支付机构等多种主体并存的局面。处于行业爆发期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吸引着大量社会资金涌入。

  2013年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放了第六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至此,央行已累计发放了223张支付机构牌照。从获牌企业属性来看,有实力的电商企业、传统行业集团、互联网巨头、电信运营商等纷纷建立自有支付公司,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对传统银行的冲击不断增大。

  二、国外商业银行应对战略。

  面对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竞争和冲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银行业分别在业务创新和加强与第三方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

  (一)美国银行业应对。

  总体来说,美国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之间既存在合作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很多人选择用信用卡或银行账户把资金转到Paypal账户进行消费。

  但随着Paypal等支付企业店内支付业务的发展,两者间的竞争关系越来越明显。

  在美国,不仅包括PayPal在内的支付企业对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形成冲击,谷歌、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型企业也将触角慢慢伸向了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给银行业的经营构成了潜在挑战。

  目前,美国银行业也在积极开展创新,在其业务流程中引入移动金融服务,既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支付的需求,同时也能确保支付安全。由于银行在安全和数据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移动支付领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一是加大了网上银行特别是移动银行的开发与应用。比如,摩根大通等银行的客户可以通过手机拍照功能保存支票。美国第一金融银行(First Fi-nancial Bank)、美国合众银行(U.S.Bancorp)均已宣布推出新的账单照片支付功能,使网上银行和移动银行客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将账单拍照并上传信息,即可实现支付。

  2011年,美国三大银行巨头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联合开发了一款名为“clearXchange”的电子转账系统,使用客户仅凭邮件地址或手机号就可以在活期存款账户之间转账。这种转账系统与PayPal系统比较相似,支付方便,不需要输入较长的账户号码和银行代号,而且不像PayPal需要注册一个独立的账户。

  二是加强了与支付企业、互联网公司等相关主体的合作。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第三方支付企业与Visa、MasterCard等银行卡机构之间的合作。

  2012年,美国发现金融服务公司(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美国第四大信用卡公司)和PayPal合作开发了新的支付方式,允许消费者在商家支付终端输入手机号码和个人身份号码完成支付,而无需刷卡和使用现金。

  (二)英国银行业应对。

  面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迅猛发展,英国银行业也纷纷加大力度开发支付市场,特别是移动支付业务。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报告认为,到2020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从现在起到2017年,银行业将会把注意力放在建设移动支付基础设施上。

  巴克莱银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资金和资源打造移动支付业务的基础设施,不断创新,推出便捷、安全的支付产品,以吸引用户。巴克莱近期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包括智能手机软件Barclays Pingit(通过手 机号 码 就 可 实 现 转 账)、Barclays MobileBanking app(账户管理软件)、Barclaycard PayTag(贴在手机上的标签,单次支付金额不超过20英镑)等。

  苏格兰皇家银行也推出移动支付手机app,使用此app,用户通过发短信就可向亲人、朋友支付不超过100英镑的款项。

  (三)澳大利亚银行业应对。

  澳大利亚银行业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持保守态度,认为这些企业的发展会影响到银行与大型商户已经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如支付公司Tyro pay-ments,公司的第一大客户是负责澳洲全民健康保险的政府机构Medicare,这影响了收单银行的利益,引起了有关收单银行的重视。

  同时,澳大利亚一些零售商也开始打造自己的支付系统,开启了“自收单模式”.如澳洲最大的零售商Coles与Woolworths已经抛开收单银行,建设自己的转接系统,绕过发卡组织网络,将交易直接转入发卡行。这种自收单模式为零售商带来显着效率、灵活度和控制能力,却给银行业带来了一定冲击。

  为紧跟市场的脚步,澳银行业自身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如澳洲四大银行共同经营的电子支付服务公司BPAY,不仅提高了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转账支付效率,也为民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同时,澳银行也纷纷在移动支付、精细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

  三、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方支付企业从无到有,如今已步入黄金发展期。现阶段,第三方支付企业除了专注传统的线上线下支付业务,已开始借助其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优势,开始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等领域扩张;利用可以跨行、信息化和技术领先的优势,开始拓展多种衍生的创新业务,从多角度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挤压和挑战。

  从国外经验来看,面对支付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在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合作中,纷纷通过积极开展创新,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服务,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甚至自建支付平台的方式来占有市场。面对来自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竞争,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经验,综合分析国内商业银行自身资源优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结合现阶段商业银行围绕支付领域和互联网金融采取的应对策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选择一个“以自身业务模式创新为主,学习同时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为辅”的竞争策略。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支付领域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商业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即使在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业务发展迅速的美国,支票等传统支付方式目前仍是银行支付业务的主体。面对电商金融、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用户对便捷性、安全性等新的需求,商业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不是来自于第三方等非金融机构,更多地是来自于自己。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立足自身业务进行创新,加快围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步伐,在提高产品用户体验、增加产品的线上认可及降低金融服务综合成本上下功夫,以抓住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带来的机会。

  其次,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竞合关系将长期保持,商业银行也可进一步深挖与其合作的机会。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是应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新需求产生的,产生之初更多是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补充。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业务拓展并开始与银行在有关业务上发生竞争,但毕竟其规模及业务量有限。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均有人民银行颁发的牌照,有自己的许可业务领域,且在金融创新方面受政策保护和鼓励。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正视第三方支付业客观存在的现实,正视相关业务领域面临的事实,需从未来电商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角度重新构筑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竞合关系,并进一步深挖相互间的合作机会。

  第三,商业银行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研究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其产生、成长、发展中确立自身变革的方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得以迅速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法宝就是效率和创新,而这也正是目前商业银行顺应电商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必须变革的方向。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无到有,十来年的历程中从业务模式和业务方向上都已经相对成型,商业银行现在觉醒为时未晚,正是学习其经验的好时机。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