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支付知识 >

支付账户的不同形态及其支付网络运行机制

添加时间:2022-10-26

  1、介质形态账户体系

  账户介质是指能够证明、记录以及核实账户内容的实体物,通常由产品参数定义允许配发的介质类型。在介质账户形态下,账户信息以磁条或芯片形式承载于票据、银行卡、预付卡,或以安全元件、SIM 卡形式承载于移动终端等支付介质,并以介质号码(如卡号)或移动介质(如手机 PIN 码)等作为支付信息流中账户的主要识别方式。

  银行卡账户可分为银行卡介质账户和银行卡网银账户,分别应用于线下和线上支付场景。卡基介质账户支付由两组相对应的供需关系组成:在付款侧层面,由持卡人和商业银行共同组成发卡市场的供需双方,在收款侧层面,由收单机构和商户构成收单市场的供需双方。

  在上述四方关系中,账户形态只体现在付款侧一方,且与支付工具形成一对一的绑定关系。

表1 介质账户支付方式

介质账户支付方式

  如表 1 所示,账户绑定于银行卡等卡基支付工具,并由付款方展示账户信息并启动付款指令验证,而收款侧则无需账户信息展示,其支付受理方式主要通过发卡机构授权的特定终端(如 POS 收单设备)验证银行卡账户信息、识读发出支付指令、验签支付单据。

  移动介质支付改变账户与支付介质的单一绑定关系,将账户身份验证要素模型化并可映射在多个支付介质中,使同一个账户可以由多个支付介质承载,而同一个支付介质,也可以存储并选择使用多个银行卡账户的模拟信息。

  如银联 NFC 技术主要应用于线下支付场景,基于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技术,通过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信息交互功能汇集于单一芯片之中,将卡基介质的账户信息模拟至手机等移动终端 SE 模块(Secure Element),可将多个银行卡账户信息模拟至手机等移动终端,或通过云数据动态验证至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展示。

  在介质账户形态下,账户体系的构建及其使用范围与支付频率取决于支付介质的投入成本、介质发行规模及使用便捷程度。在卡基介质账户形态下,银行卡是发行量及支付覆盖率最广的支付介质,零售支付账户体系主要由银行构建与主导。

  而移动介质账户可以更加灵活地与各种支付终端相连接,或将相关账户信息存储至数据云,无需借助银行卡或其他移动设备绑定安全元件即可进行支付,使零售支付账户体系的构建不再局限于银行体系。

  2、条码形态账户体系

  账户形态虚拟化是将账户信息以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条码或二维码作为外在展示形式。条码支付技术以日本 Denso 公司研发的 QR 码标准为主导形式,分为付款扫聚合码支付和聚合收款设备扫码支付,也称为正扫和反扫。正扫方式是指付款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识读商家或商品二维码进行支付的方式。

付款扫聚合码(正扫)支付流程示意图

图1 付款扫聚合码(正扫)支付流程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在支付指令生成阶段,正扫支付由收款方生成账户条码形态(包含静态码和动态码),由付款方通过移动终端对账户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并提出付款申请。而在支付指令处理阶段,付款请求会经支付终端扫码识读,将支付数据及调用指令经 SDK 接口转入服务端,在完成支付数据验证后,分别通过异步通知和同步通知指令,向服务端和商户反馈对账信息。

  正扫方式使账户支付不再局限于付款侧用户,而是在收款侧和付款侧两端构建账户体系,这有助于账户支付更易满足个人用户间收付款需求,形成基于社交需求的账户支付网络。另一方面,账户条码形态使收款方账户信息可嵌入各种支付场景之中,扩展其账户体系的服务覆盖广度与支付频率的账单深度。

聚合收款扫码(反扫)支付流程示意图

图2 聚合收款扫码(反扫)支付流程示意图

  反扫方式是指收款人通过收款设备识读付款人的二维码进行支付的方式。与银行卡支付流程基本一致,反扫支付由付款方生成条码,由收款方通过专用支付或聚合支付终端扫码识别。在支付指令处理阶段,反扫支付将识别出的账户信息和支付信息形成统一格式,并以收款指令形式经 SDK 接口(也可以是服务端 API 或网络页面 WAP 接入)转入服务端。

  与专用支付服务不同,聚合支付扫码设备可识别多种支付品牌的条码信息,使商户服务端在收单业务中可以接受并处理不同账户体系的支付指令,并根据消费场景、通道协议及手续费用优化通道路径。因此,反扫方式及聚合支付模式,使非银行支付机构能够缩短商业银行在传统线下场景的布点优势。

  3、生物特征形态账户体系

  与传统的身份物品验证或身份标识验证不同,生物特征账户以人脸、指纹、声纹以及虹膜等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作为身份验证方式。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主要由特征采集、特征提取、数据保存和身份匹配四部分组成,其实质是将账户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与管理的过程。

  如个体生物特征被采集并转换为特定数字格式,而后保存至本地设备或上传至服务器存储管理;在消费过程中,终端设备通过高性能传感器以及神经网络算法,将生物特征数据与原有存储数据进行比对,以完成账户身份及支付指令的验证。

  生物特征账户形态的变革性在于实现“人即载体”的账户支付模式。相比于介质账户,条码账户形态虽然能够以“云账户”形式进行网络化展示,但其账户信息的展示与读取仍离不开支付介质。

  基于面部、虹膜以及指纹等身份专属性,生物特征账户更加强化了与账户持有人的身份关联性,使交易对象与支付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不再依托特定支付介质,同时减少对专有信息传输网络的依赖性。如消费者将由刷卡、刷码发展为“刷脸”,用户无需拿出手机、银行卡等物理介质,便利客户在多场景的支付效率。

  目前,生物特征账户形态需防止生物特征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截获与篡改问题,考虑到人脸、声音具有典型的弱隐私特征,且生物特征为个人用户的唯一性身份数据,一旦数据泄露将面临无法更改密码的问题,因而生物识别技术仅作为Ⅱ类和Ⅲ类账户的辅助认证方式,主要采用“人脸识别+支付口令”的方式,需要由人脸识别环节连接被绑定账户,并输入与账户绑定的手机验证码,确认后方可完成支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识别算法以及 5G 网络技术的普及,“AIoT”(万物智联)为代表的“无感支付”有望成为未来主要零售支付方式。从零售支付账户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生物特征账户将进一步强化账户形态的虚拟化进程,零售支付账户体系的“支付入口”功能将更加突出。

  同时,账户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将明确软硬件一体化趋势,账户体系间的竞争由终端设备或网点布局转向提供更加多元支付场景的账户支付服务,争夺个人消费者使用的“第一账户”。

  4、基于不同账户形态的支付网络运行机制

  电子支付包括支付指令发出和受理两个业务流程,而指令发出和受理均需要在账户支付网络内完成。所谓账户支付网络是支付信息流生成、确认和传输的账户环境。如图 3 所示,账户支付网络为收款人账户、付款人账户或中间第三方账户组成,并由支付信息服务类型、支付工具、支付受理方式、支付信息交互环境等支付信息要素组成。

账户支付网络要素结构

图3 账户支付网络要素结构

  支付受理方式与账户外在形态和支付工具直接相关,无论是 POS 机具、ATM、互联网终端、各种移动终端及客户端应用程序,均是与支付工具及账户外在形态相对应,通过口令、标记、以及生物特征比对等方式,完成对账户身份核对、账户付款能力认定及交易指令验证等工作。

  由于账户支付网络的运行是基于不同账户形态所对应的支付工具及支付受理方式,并由此形成了前端账户平台与后端支付系统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支付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分离,为账户体系多元化的构建提供了可行性。

  与介质账户支付相比,条码账户支付的变革性体现在账户的外在形态不再局限于付款侧,而是同样可以由收款侧展示,这使得账户支付网络不再局限于对付款侧账户身份的开立和识别,而是在付款侧和收款侧双方构建账户支付网络。

  如以日本 QR 码或美国 PDF417 码为例,账户信息及支付链接由二进制代码展示,同时以不同的条、空或块组合存储并配以编解码软件,使账户信息或链接入口可以映射至移动终端 APP 软件中,不需要与特定的支付介质绑定即可展示账户信息,“发卡方”在付款侧账户体系的主导优势被“发码方”所取代。

不同账户形态下账户支付网络示意图

图4 不同账户形态下账户支付网络示意图

  如图 4 所示,付款侧账户可以是介质账户形态,也可以是条码账户形态。在条码账户形态下,若发码方为具有结算功能的银行卡账户,则支付信息流仅在结算账户的支付系统内运转,若发码方是虚拟账户,则其需要与结算账户相绑定,支付信息流将在前端账户平台与后端支付系统的体系内交互运行。

  在市场实践中,前端账户平台以支付宝、微信等非银行支付机构、云闪付以及银行Ⅱ、Ⅲ类账户为主,而后端支付系统以银行Ⅰ类结算账户与信用卡账户为主。与此同时,虚拟账户和结算账户同样可在收款侧呈现。

  其中,商业端的收款侧虚拟账户可通过采用聚合码牌、智能 POS、扫码枪、扫码盒子等技术手段,将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多种账户服务形式整合于一体,提供各类机构的收款侧账户的通道服务。至此,收款方账户信息同样可以映射至移动终端进行展现,收单市场不再依赖 POS 机组等受理终端布局,而是如同付款侧一样,在收款侧构建条码形态的账户体系。

  因此,这种基于不同账户形态而构建的支付网络运行机制,为双层零售支付账户体系的运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