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人物访谈 >

中研普华研究员王骏谈:无现金社会需解决支付安全

添加时间:2017-07-31 13:52
  以前,“手机、钱包和钥匙”是出门必带三件物品。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所都出现了移动支付的身影,钱包被换成了卡包,甚至年轻人出门只需手机和钥匙两样就够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 月,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 4.69 亿,年增长率为 31.2%,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 57.7%提升至 67.5%.移动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地丰富了支付场景,有 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
  
  中研普华研究员王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智慧城市”、“互联网+”以及传统行业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中国要进入“无现金城市”是一种发展趋势。“无现金城市”不仅仅意味着支付方式的改变,更带来数据沉淀、信用累积,最终驱动城市从“智慧城市”
  
  迈向“信用城市”,变得更人性、更宜居。
  
  1、移动支付被普及。
  
  “老板,可以微信支付吗?”“您好,我忘了带现金了,请问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吗?”这些话已成为各种收银处常被问到的话了。而大部分商家目前都是支持二维码扫码支付。
  
  不可否认,移动支付正在改变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其所带来便捷的同时,消费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更新和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巨变。
  
  除此之外,移动支付也刷新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据了解,2017 年 5 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20 国青年评选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6 月 26 日,支付宝官方微博表示,距离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还有 1708 天。记者了解到,到现在为止,国内杭州、武汉、天津、福州、贵阳五个城市已经成为所谓的“无现金城市”.
  
  易观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无现金城市”一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王蓬博向记者坦言,“无现金支付”短期内还是达不到全行业、全场景通行,但是发展的空间是极大的,同时也是值得肯定的。
  
  “在支付宝二维码支付迅速席卷各线下商铺时,各大机构都开始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之旅,从银行、银联到支付宝、微信,再到京东、百度,各家机构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最终的发展趋势就是实现支付渠道的多样性,不仅是限定某个支付产品,而是可以多种支付通道融合。”王骏表示。
  
  可以预见,移动支付产业的加速发展,将给整个产业链的厂商带来发展良机。
  
  王蓬博表示,不管现阶段的二维码还是以后会发展的机械扫脸、指纹等,这些外部介质很多,但是要坚持一个共性,即一定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且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去维护培养这一使用习惯。比如说滴滴打车,其最大的成果是完成了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所以说,无现金一定是会往下推广下去的。
  
  “无现金支付”带来的好处不言自喻,但是随着“无现金支付”范围的扩展,许多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多了一分担心。如果移动支付真的取代传统支付,那么,自己会不会在“无现金社会”
  
  中遭遇不便甚至被边缘化?
  
  专家分析认为,传统支付不会被移动支付取而代之,同样,“无现金社会”也不等于绝对的拒绝现金。恰恰相反,消费者可以依据个人偏好选择适合的支付方式,达到真正的快捷、便利、人性化。多种支付方式应该是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方面的困扰,在王蓬博看来,现在也有很多老年人在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只要是能接触到这些,移动支付对他们来说就不陌生。另外,不排除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已经养成了刷银行卡、现金支付的使用习惯。其实,“无现金支付”并不是所谓的将纸币封死,而是一部分发展主流趋势。
  
  2、支付安全备受关注。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安全隐患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
  
  在王蓬博看来,移动支付泄露个人信息的概率远不及在通信渠道泄露的概率高。例如,在支付安全方面,支付宝被盗刷的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而银行要求的级别达到十万分之一合格。另外,其在风控方面级别也很高。
  
  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支付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缺少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导致对消费者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悉,中国银联年初发布的《2016 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 年不仅遭受支付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其中约 1/4 的受调查者曾受骗,相比于去年的调查结果上升 11%.其中,主要有支付敏感信息泄露、电信网络欺诈、免密盗刷等欺诈方式。
  
  可见,移动支付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在这方面上当受骗,其本身存在的风险绝不容小觑。例如,之前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被叫停的二维码支付,在重新被放开之后,如何保障安全更加令人关注。
  
  有业内人表示,虽然由移动支付平台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还未见报道,但通过移动支付进行网络诈骗则频繁发生。这给移动支付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妨碍了社会和谐稳定、并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问题。所以,使用移动支付时安全意识必须要加强。
  
  同时,多位专家指出,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导致此类欺诈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对此,专家提醒市民,要增强防骗意识,不要轻易扫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一些二维码尤其是网上的不明二维码,可能会被植入病毒。无论如何,安全性问题,始终是移动支付存在的一大隐患。
  
  那么,如何让消费者真正做到放心支付呢?为此,2016 年 9 月,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另外,央行、工信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支付安全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解决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安全监测来实现风险防控,有效地保障客户利益。同时,应确保个人信息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存在泄露风险,尤其是要警惕业务外包导致第三方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风险。
  
  除此之外,王骏认为,必须从技术上克服安全性、客户匿名性、业务合规性等一系列难题,为移动支付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乃至制度环境。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