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引爆了数十年一遇的产业变革。
不用再复述过去四个月里的火热,这个星球上能看到新闻的人,都能感受从Elon Musk到Yann Lecun,Satya到Bill Gates,Sam Altman到黄仁勋的热切和忧虑。甚至走在街头,年轻人闲聊的话题,也离不开ChatGPT。
如同过去每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从技术到产品,到场景,到用户,再到用户反馈给技术形成闭环,一切可能性才刚刚开始。最先掌握革命性技术的公司,未必能笑到最后。比如Kodak的数码成像,摩托罗拉的铱星,施乐的GUI,以及苹果的PC。
那么从云计算时代,到智能计算时代,会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和新机遇?
我们先从下面这张图说起。
这张图也许能概括,从2007年到2022年间的十五年。
2005年,从谷歌首席工程师在《性能的代价》中,论证了“分布式计算的价值和工程示例”开始,我们进入了云计算时代。能在上图中留下字号的,都是过去十五年里的赢家。
但问题也在于,当全球范围内的人口红利消失,云计算的战场从IaaS、PaaS到SaaS逐步上升,玩家名单也日益固化。所有的逻辑变成了先降本再增效,世界似乎不那么有趣了。
幸好大模型的出现,让人们描绘出智能计算时代的蓝图。
参照熊彼得的创新理论模型(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供应链-新组织),从算力到大模型,从Prompt到AIGC,从AI Being到前端设备,或将出现一个全新的端到端创新生态,让个人和企业的效果、效率、效验都得到显著提升,让先增效再降本成为可能。
看到这种可能性并付诸实践的,巨头中已有微软、谷歌、Adobe和Amazon,国内也有了百度、阿里和字节跳动;小一些的,SoulMachine、MidJourney,或国内的金山办公和小冰。
他们的路径不完全相同,具体来说分三类。
第一类是面向企业,将智能算力和大模型注入到现有的平台级产品中,提供To B服务。以微软的“Azure+OpenAI”、Amazon的“Bedrock+Titan”、阿里的“灵骏+通义千问”为代表,誓要延续云计算时代的优势,把卖水的钱挣了。
第二类是面向最终用户,提供现有产品的升级体验。代表有,微软的“New Bing+GPT4”,谷歌的“Google+BARD”,阿里的“钉钉+魔法棒”,字节的“飞书+MyAI”,金山办公的“WPS+WPS AI”。
第三类是面向企业和最终用户,提供基于大模型底座,具有多种AIGC能力的人工智能数字人。这些数字人,大多可交互、有情感、真实自然,能在不同的智能设备和场景中,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或情感陪伴。美国以SoulMachine的数字员工为代表,国内则以小冰的AI Being为代表。
今日小冰公司刚宣布了AI数字员工SaaS产品线的新进展,小冰的大模型技术也被首次公开。此处以小冰为例进行说明,为何以大模型为底座、辅以AIGC能力的数字人,将有望成为“第一入口”?
从体验流程看,这类数字人高度拟人化,拥有比拟真实人类的外型,和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并可实时交互。用户描述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大模型准确理解需求后,或调用企业知识库、在线搜索来解决,或将任务分解成不同步骤,分发给多个中小模型执行。用户很快就能获得结果,甚至是可供商业化交付的产品,如营销文本、商业插画、短视频脚本等。在一次次的交互中,数字人得以成为人类员工的助手,提供工作之外情感陪伴的新价值。
从潜在价值看,以小冰AI数字员工为代表的“物美价零”型数字人,有望在各种应用场景里,帮助政府、企业和用户更好地“进步”。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只有技术并不够,太贵了没人用得起,大模型不能只是巨头和大企业们的专属;只是便宜也不够,技术和产品还得满足需求;只是满足需求还不够,要能真正落在场景里使用,比如网页(PC端+移动端)、公众号、APP、直播间、VoIP、线下装置,等等。
讲个故事,在上世纪,女孩子以能够拥有一个芭比娃娃为荣。但是随着社会进步,芭比娃娃的争议性也日渐显露出来。芭比娃娃们美得千篇一律,纤细的身材、精致的美貌,像一种示范,让小女孩和年轻女性对自己感到不满意。于是渐渐的,“美国女孩”玩偶兴起。玩偶们可以金发碧眼,也可以皮肤黝黑,打扮时髦或是传统,小女孩是最终的定义人,真正是属于她们自己的娃娃。多样性是如此美妙,而这恰恰是此类数字人所能给予的。
从这个角度看,基于大模型、具备AIGC能力、足够便宜、易学好用的人工智能数字人,也许更有机会找到新大陆。毕竟,谁能抗拒只需要采集三分钟音视频数据,经过几小时训练,就能获得实时交互的体验呢?
再大胆想一步,就像日本作家山本弘在《艾比斯之梦》中描写的那样,每个人一出生,就能拥有一个乃至多个AI数字人。他们是自己的数字分身和助理,能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生产力,也能成为辅助创作和提供灵感的助手,让自己获得更多“进步”。随着今秋传说中的苹果XR落地,以及大模型轻量化的应用趋势,每个AI数字人的性格、人设、技能、交互数据,都可以进一步封装在不同的“灵魂容器”里(Character-based AI Model in Pods)。届时,每个AI数字人都将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中,随时随地陪伴在普通人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