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以风险小、收益稳为“卖点”的公募FOF,近期陷入了一些争议之中。
11月份,国内公募FOF发展已满六周年,同时,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也迎来一周年。此时,公募FOF市场的发展也进入了重要观察时点。经过多维度扫描,其成长中的难题逐渐显露出来。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FOF产品数量超过460只,总规模为1662.14亿元。自去年二季度末以来,FOF产品数量增长52.94%,FOF基金净值总规模却出现了25.22%幅度的下滑。与此同时,市场中还呈现另一“割裂”现象:一边是部分FOF产品规模较小,生存难以为继,年内清盘数量已达10只;另一边,基金公司纷纷布局FOF,发新热度不减。11月10日,共有15只公募FOF处于发行阶段。
数量向上,规模向下。当下,公募FOF市场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些割裂现象
公募FOF市场正在上演冷热交织的一幕:一边是发行热度不减,产品数量不断攀升;一边是市场规模持续萎缩。
记者发现,近日,头部公募在FOF产品布局上仍在积极扩张,中小基金公司也在加速进入。
11月10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市场共有109只新基金处于发行阶段,其中有15只是混合型FOF基金。这些新发FOF产品涵盖了3个月、6个月、一年、三年以及五年期持有产品。基金管理人既有易方达、富国、汇添富等头部公司,也有东方基金、鹏扬基金、渤海汇金这样的中小公募机构。
具体来看,易方达旗下现有易方达汇悦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易方达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和易方达如意安诚六个月持有3只FOF产品正在发行,该公司运作中的FOF产品已有24只,规模合计约13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而东方基金正在发行的东方养老目标2050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是该公司旗下首只公募FOF。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共有81家公募机构布局了472只FOF产品,兴证全球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4家管理规模超过百亿。FOF产品布局上已出现明显分化,兴证全球基金以196.56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一;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等44家公司FOF产品总规模小于5亿元。
今年,有4家公募机构加入FOF赛道,发行FOF产品。不少基金公司也正在加紧布局。上海一家券商系公募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搭建公募FOF团队,相关产品也在申报当中。”
公募FOF发行热度不减,与公募FOF市场发展遇冷形成反差。
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公募FOF规模出现连续五个季度下滑。Wind资讯数据显示,公募FOF规模由2022年二季度末的2222.76亿元降至今年三季度末的 1662.14亿元,降幅达25.22%。其间,FOF产品数量却由306增加到468只,增幅达52.9%。
兴证全球基金表示,FOF能够在不降低预期收益率的情况下,降低整个组合的波动率,且可以构建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的组合,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特定需求,同时FOF收益来源相对多样化,能够把握多种资产的机会,这些优势决定了它作为金融产品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公司介绍,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也将FOF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个人养老金融是国家养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养老目标基金存续时间长,缴费稳定持续,资金具有长期投资的属性,对市场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所以这也是需要积极布局FOF产品的原因。
多位公募人士称,随着2022年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公募基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国民理财与养老需求同时激增,公募机构都在加速进军公募养老FOF领域。
FOF起源于美国市场,我国首批公募FOF诞生于2017年。2018年,为满足养老资金理财需求,FOF发展出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两大类养老FOF产品,至此,各大基金公司陆续发行各类普通FOF产品及养老FOF产品。养老FOF在2022年底成为个人养老金投资的主流形式,基金公司在存量养老FOF当中增加个人养老金专属的Y份额。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汪璐告诉记者,随着养老第三支柱的不断推进,市场需要投资养老FOF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尽管短期内投资者对FOF基金的接受度尚不高、募集形势不乐观,但基金公司仍有强大的意愿发行该类产品,争取在个人养老金的蓝海中抢占先机。
规模萎缩背后
公募FOF规模持续萎缩,出现了部分产品因规模过小而遭遇清盘的情况。
10月28日,长城基金公告称,旗下长城恒泰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于当日基金合同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该基金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清盘,即“《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两亿元的,基金合同自动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决定”。
10月17日,鹏华基金旗下鹏华聚合多资产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因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于当日进入清算程序。时间再往前,还有博时金福安一年持有A、中加安瑞平衡养老目标三年、大成兴享养老三年持有等多只FOF产品均因规模缩水而触发合同终止条款。
据记者梳理,截至11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10只FOF清盘,其中有5只为养老FOF产品,清盘的原因多为触发合同终止条款。此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市场上至少还有259只FOF规模低于2亿元,占比超过一半。
规模萎缩,产品清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投资者对公募FOF的接受度不高。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背后原因可能与近两年公募FOF业绩表现不佳以及投资者认知不足有关。
上海某中大型基金公司的FOF基金经理表示,“公募基金行业FOF被大家关注主要是在2021年,之后股票市场整体环境有一定波动,主动权益基金创造超额且正收益的难度很高,相应的占主流的偏权益型FOF产品的管理难度也很高,很难获得独立于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持有体验。这种背景下,FOF产品的长期投资体验优势会被市场的短期困难所影响,规模也有所下降。”
Wind资讯数据显示,有数据显示的451只FOF产品中,今年以来收益为负的有386只,平均收益率为-3.83%;近两年持续运作的192只产品,仅8只收益为正,即超九成产品近两年亏损,平均收益率为-13.11%。
汪璐认为,公募FOF规模下滑可能与四方面因素有关。其一,权益市场赚钱效应不佳,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不足,对含权公募FOF基金参与度较弱;其二,市场仍需时间来理解、接受FOF基金长期配置的价值,即通过长期配置为投资者带来风险收益的优化;其三,FOF基金时运不济,由于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差,近三年成立的FOF基金中大多数都未能替投资者赚到钱,这导致短期内FOF很难在市场中获得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其四,为了满足资产配置的需要,FOF一般会设有持有期,这与目前投资者广泛追逐高流动性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需求无法完全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偏债混合型FOF基金的规模由去年二季度末的1217.52亿元降至今年三季度末的751.13亿元,降幅达38%,投资者赎回量较大。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FOF基金经理认为,偏债型FOF产品此前一直定位为固收+,理财净值化转型之后承担了部分理财客户的配置需求,但其实部分持有人对含权益类资产的潜在风险预期并不充分,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对损失容忍度较低,因此有一些赎回。
汪璐表示,由于FOF产品特性的复杂性导致投资者对FOF价值的接受度尚未达到理想水平。第一,投资者在主观认识上扩大了资产配置对风险分散和风险约束的作用,资产配置仅能一定程度地分散风险、提高风险收益比,无法完全分散或约束风险;第二,由于FOF基金在投资时纳入了资产配置的理念,投资者在理解FOF基金上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导致在与客户传递FOF产品特征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接下来,公募FOF如何破局?汪璐认为,微观上讲,一方面应积极做好渠道建设、品牌建设和投资者交流,以有效传递FOF的收益风险特征及投资价值,让更多投资者知晓、认识、认可FOF;另一方面,FOF团队应加强研究实力,例如团队投研能力应足以支撑对所投范围的有效覆盖,基金经理应具备正确的资产配置理念、成熟的组合投资管理技能和基金评价研究经验。宏观上看,这些都需要长期资本市场的稳定、持续良好的赚钱效应来加深投资者对FOF价值的认可。
关于FOF产品后续布局和发展,兴证全球基金表示,一是拓宽研究的广度。持续完善FOF产品线进一步拓宽研究广度,加强对各类型产品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增加和完善创新型产品布局,以满足不同客户FOF投资需求;二是坚持多资产策略,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收益,以业绩比较基准为锚,一方面持续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方式降低组合波动,另一方面,结合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对基金的深度挖掘和客观全面的市场分析获取超额收益,力争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收益。
上述FOF基金经理表示,“一方面,公司会坚持FOF产品应该有清晰的投资目标、有效的投资策略和稳定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在FOF管理的时候,会坚持纪律性投资,具体体现在对长期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的坚持;此外,在FOF团队中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顾问人员,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进而更好地匹配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偏好,加强理解,建立互信,更好地发挥FOF产品的长期优势和作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陈姗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