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丽娟
近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进博会的“投资中国年”高峰会议暨上海城市推介上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进一步降低“进”的门槛、对接“高”的标准、提升“促”的水平、营造“优”的环境,不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让中国始终成为投资热土。
向世界传递真诚欢迎外资信号
王文涛表示,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广大外商发展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更多合作机遇。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配套、经济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综合优势依然突出。
“进博会上重提‘投资中国年’,给国际金融市场传递了明确的信号——我国对外资持真诚的欢迎态度,希望更多资本投资中国,形成‘投资中国’品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提出继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甚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反映了我国对国际资本及其背后的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关注,体现了我国对国际资本的高水平开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石慧敏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彰显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态度是坚定的。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经贸格局下,我国是倡导经贸互利互惠和全球合作的重要国家之一。深入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开放国内消费和投资市场是我国不可动摇的政策。
构建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在如何持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方面,王文涛提出,将进一步降低“进”的门槛,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对接“高”的标准,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规则,在投资、贸易、数据流动等领域扩大开放;进一步提升“促”的水平,通过持续举办圆桌会议等方式,及时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回应企业关切;进一步营造“优”的环境,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将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
石慧敏表示,前段时间,受疫情和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影响,经贸合作的信息交流受到阻隔和冲击。当下最迫切的依然是持续恢复既有的经贸联系,通过各种层次的交流互动,稳定外资持续经营和扩大投资的信心。
“我国进入到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需要与时俱进,针对外商投资的不同诉求找准发力点。如果外资看重的是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就要着力构建畅通公平的消费环境,破除各种保护主义和垄断势力的阻隔,在各种政府采购、政策优惠和鼓励措施上,对内外资一视同仁。”石慧敏建议。
此外,石慧敏认为,我国前期出台了多项法律和规章制度,涉及反垄断、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对外资的经营有一定影响。建议各级政府加强沟通和宣传,完善设施细则,增加相关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必要时考虑和采纳外资机构提出的合理建议。
在赵永升看来,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加强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外资的投资信心。“目前我国吸引外资已经从高数量向高质量转变,希望能够吸引的资本是创新型、高附加值、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且更注重中长期效益,能够和中国达成共赢。必须进一步给国际资本树立和传递稳定的投资环境的信号,才能吸引高质量的外资进入中国。”
此外,赵永升建议,资本有其自身的运作模式和规律,要顺应其规律,发挥资本市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要进一步具体量化营商环境优化的标准,还应科学制定外资属性评定标准,将公平公正对待外资放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首位。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