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央行牌照  一清支付公司
个人/个体/公司均可进件
24小时服务电话
*** **** ****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支付知识 >

国内外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发展比较

添加时间:2022-09-28

  1、网络产业经济学的兼容性理论

  从理论视角来讲,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关于网络兼容性的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产业经济学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分支——网络产业经济学,而兼容性是网络产业经济学发展之初所研究的重要问题,Katz&Shapiro(1985、1994)和Oz Shy(1995)等学者对此均有研究。

  这些研究中与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相关的要点在于:第一,兼容可以带来更大的网络外部性。兼容意味着更大网络规模的形成,用户需求的网络外部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在行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网络不兼容会导致市场的分割、产业发展的迟滞。

  例如,在中国的支付行业,早期各大银行的银行卡系统相互不兼容,严重阻碍了银行卡的普及,中国移动的2.4GHz与银联的13.56MHz相互不兼容的标准之争,延迟了中国手机移动支付的发展。

  第二,企业的兼容性动机可能不足。具有更好市场声誉和大网络规模的企业,更倾向于不兼容;相反具有较小市场声誉和小网络规模的企业,更倾向于支持兼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兼容性的实现,对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兼容性也可能降低市场的竞争程度,造成对消费者剩余的更多剥夺。

条码支付

  Katz&Shapiro在早期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中指出,兼容实现的手段有两种,一是统一标准,二是安装适配器(Adapter)。标准的形成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下而上,通过企业联合达成协议形成;另一个是自上而下,由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进行制定。

  而适配器相当于通过安装转化器以达成相互兼容,例如数码相机存储卡(memory card),不同品牌,形状是不同的。通过连接读卡器,可以实现电脑与各类memory card的连接和读取,在这里,读卡器相当于适配器。

  另外,理论研究还发现兼容性实现与市场利益格局的变化是有关系的。从不兼容到兼容,其产生的后果是市场非中性的,有些企业会受益,有些企业会受损,利益的协调非常重要。如果协调不当,兼容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难以实现。在实现兼容性目标的过程当中,多方协商的“旁支付”(side payment),一种类似于转移支付的方式,是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2、国内外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发展对比

  整体来看,海外市场中,除印度之外,条码支付仍是小众支付方式,从传统支付向新型支付方式的迁移和用户教育尚没有完成。东南亚地区的条码支付发展较快,但行业整体还处在分散、割裂的状态。

  在印度,除中国的蚂蚁金服投资的Paytm外,专业支付机构MobiKwik、大型互联网平台亚马逊和Facebook等许多企业都在布局条码支付市场。二维码体系各不兼容,商家和消费者被分割在不同的网络里。日本的状况可以被比喻为条码支付的“春秋战国”时代。

  目前有十几家条码支付机构,各家收取的服务费率水平差异很大,其中LINE Pay与PayPay两家机构处于市场推广阶段,费率为0,两家的免费计划持续到2021年。支付方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条码支付与银行账号、银行卡的连接远不及国内畅通。

  此外,发展存在一个很大的局限,很多条码支付机构只能用账户余额支付,但是账户余额和每笔交易额都存在上限限制。

  与中国相比,海外条码支付市场更加分割,行业还在早期发展阶段,实现二维码体系的互扫互认是当务之急。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兼容性方面,海外市场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路径。

  路径之一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比较典型的是印度的模式,核心在于构建开放、统一的二维码体系。具体的做法是印度国家支付公司推出了UPI(统一支付接口)二维码支付服务,它类似于一个巨大的聚合支付服务商,接受所有APP扫码支付。

  从2018年开始,政府强制在印度所有的商店里部署设置统一的UPI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数量从2018年的100万个,增加到了2019年的900多万个,增加速度非常快。但与此同时,政府并不禁止其他公司的二维码推广。目前市场当中最大的服务商Paytm,拥有1300万个二维码,其中只有100万个是UPI二维码,其余是自己的二维码。

  印度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强制性进行二维码铺设,使UPI的开放二维码生态成为市场主流,能够替代商家之间的不兼容二维码,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给予市场自然选择的时间和空间,给予早期拓展市场的企业以收割利润的相对自由。

  路径之二是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依靠企业间的联盟合作。日本市场目前呈现出来的条码支付商合作做法延续了在本世纪初日本NFC电子货币的发展路径。2005年左右,日本在NFC移动支付方面走在了世界前沿,各家大型交通机构发行的公交卡通过合作协商,很早就实现了全国公交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一个公交卡可以在全日本几乎所有的公交系统使用。

  条码支付行业的竞争虽然刚刚开始,但日本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企业间的联盟,例如,Line、Mercari、NTT Docomo三家日本企业携手阿里巴巴和腾讯集团,共同推动日本移动支付市场条码的标准化改造,电信运营商KDDI和Mercari、Rakuten也进行支付合作,同时官方机构日本经济产业省联合民间机构也在着手二维码的支付标准制定。

  上述两种路径虽做法不同却有两点共识。第一个共识是以互联互通促进条码支付的普及,实现便捷、低廉的无现金支付;第二是给予充分的市场化选择空间。

互联互通

  3、条码支付在国内市场的互联互通

  我们的4000份C端调查问卷显示,个人端条码支付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90%以上,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分别位居前三位。整体来讲,得益于大型支付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成功推广,已经完成了消费者和商户两端向条码支付方式的迁移过程,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且费率低、支付便捷、清算速度快。

  应该说,中国以独特的条码支付路径引领了全球的移动支付发展,示范效应明显。同时,中国的条码支付市场存在市场集中度高、主流服务商条码体系相互不兼容的状况。

  在解决条码支付在支付兼容性的问题上,中国也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实现路径。第一,聚合支付服务商的出现。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市场化的适配器模式,目前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聚合服务商在运营,这些机构不仅帮助大型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拓展了小微商户,同时也通过聚合服务实现了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第二,编制和推广统一的条码支付编码规则,这是一种自上而下标准化的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提到: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虽然具体的规则和做法尚不明确,但政府推动条码支付行业兼容性发展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

  在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动互联互通方面,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兼容性的实现不是市场中性的,会造成利益的受损方和获益方,有损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相关机构在标准制定和推广时,应该力求保证市场的中性,对于已处于成熟发展期的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应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予以恰当的尊重和利益权衡,不能在短时间内以极端的手段打击相关机构。

  例如,聚合支付厂商对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起到了非常有益的作用,支付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需要这些灵活、富有创造力的企业。

  第二,给予市场充分选择的空间和时间。数字技术的发展仍处在激烈变动期,支付方式的变革远远没有结束。这个过程中,服务商、消费者和商户的相互磨合和选择,监管机构对于金融风险管控的摸索,都需要时间和试错的空间。

  第三,标准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与市场需求的异质性和技术发展的动态性是有冲突的。强调统一标准下的互联互通,可能会损害需求的多元化满足,也可能束缚了市场力量在支付技术方面的继续创新。相关机构需要权衡标准化对社会福利带来的正反两种影响。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