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央行牌照  一清支付公司
个人/个体/公司均可进件
24小时服务电话
*** **** ****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支付知识 >

银行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和管理策略

添加时间:2022-06-11 17:49

  银行卡风险防范管理是银行卡业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银行卡业务的安全、顺利运转。对银行卡的普及应用、安全支付环境的建设及银行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银行卡风险

  银行卡风险贯穿于银行卡业务的各个环节,涉及发卡银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等诸多方面。银行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银行卡交易流程电子化实时处理,涉及环节多,交易流程长;第二,银行卡交易涉及的持卡人和商户数量多;第三,银行产品丰富,业务创新快;第四,银行卡监管政策和制度发展滞后于银行卡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因此,银行卡风险潜藏于银行卡交易的各个环节,且风险方式多样化,呈现出分散性、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银行卡业务

  总体来说,银行卡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由于借记卡使用的是持卡人自己的存款,不能透支,不存在逾期不能还款的问题,所以银行卡信用风险是针对发行信用卡而言。主要表现在:发卡行发行初期的资信审查不够;持卡人对个人信用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高;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持卡人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这几方面。

  2.欺诈风险

  欺诈风险是指不法分子恶意透支、骗领、冒用、使用伪造或作废的银行卡及特约单位诈骗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欺诈风险形式多样、所占比重较大、性质恶劣,且造成的风险损失较大,是银行卡业务中最直接也是最难防范的风险。随着银行卡联网通用功能的不断完善,不法分子通过ATM机取现,POS机套现,以及网络、电话转账等渠道进行银行卡欺诈。从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来自银行卡业务的各个环节,一是由于发卡机构挂失制度不严,为违法的欺诈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二是发卡机构不注重资信调查,给利用虚假信息进行银行卡欺诈的不法分子留下机会;三是部分特约商户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心理被不法分子利用。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或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虽然此类风险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是内部专业人员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也更严重。

  从银行内业务风险防范机制看,风险预防意识不强,制度和管理不到位,技术标准落后是风险上升的主要原因。

  4.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声誉风险是一种无形的风险,通常被银行看做是对其市场价值具有最大威胁但又极易被忽略的风险。对于银行卡业务来说,声誉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不能有效处理与持卡人的矛盾纠纷。近两年针对银行卡手续费和服务费的争议在媒体频频出现,这都给银行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形成一定的声誉风险。

  5.法律风险

  风险管理法制不健全、联合风险防范机制执行力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制约了银行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银行卡交易涉及多方主体,在整个产业中, 银行处于焦点位置,和交易各方均签有合同或协议(以下统称合同),和持卡人之间有申领合同,和商户之间有受理合同,和机具设备商有安全保密合同,和银联有资金清算合同等,合同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不同的合同里,银行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目前暴露的银行卡法律风险主要由于银行和持卡人之间的纠纷所引|起的,现有法律条文中没有专门的“银行卡法”可依,导致银行法律风险更突出。

  6.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是指除了上述几种风险以外的各类银行卡行业风险,包括双币种卡外汇兑付风险和废弃磁卡环境污染等。这些风险在整个行业风险中的比例并不重,但也或多或少存在其中,而且会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化而有所增加或变动。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适当采用远期交易等手段来减少和预防此类风险。

  2、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

  根据发达国家银行卡发展经验及中国银行卡市场业务风险,当前银行卡风险业务防范的原则应当是从风险管理的技术和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以尽可能少的风险管理成本取得业务发展,并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1.提高风险管理认识

  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各发卡机构应充分认识风险的客观性,重视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正确识别风险等级,精细管理, 降低各类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获取更大的回报和创建新的发展机遇。各发卡、收单机构及专业化服务机构应自觉遵守银行卡业务的规章制度,落实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加强风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坚持合规经营。

  2.大力推进信用环境优化

  一是要疏通信用信息收集渠道。 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协调配合,及时提供申请人收入和信用记录的真实资料,同时联合税务、保险、社保、房管、工商、公检法等部门全面征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建立起完善的信用档案。

  二是要疏通信用信息查询渠道。优化和开放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功能,使所有机构都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相关资信信息,有效降低银行卡业务风险控制成本。

  三是要疏通信用信息评估渠道。由人民银行协调各相关部i门组成评估委员会,对各信用主体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评价,相应地出具信用分析报告,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为银行卡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四是要疏通信用信息监督渠道。

  采取有效措施,疏通法律和舆论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的监督路径,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法律制裁和舆论监督力度,为银行卡业务安全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3.强化日常操作规范

  第一,加强基础设备管理。一是要加强自助设备管理。按照“一柜一机”的要求布放POS机具,并严格按照业务规范设置商户各项关键信息,为发卡银行对交易风险度的判断和对交易的正常授权提供准确信息。二是要提高卡片安全性能。加大对银行卡的防伪技术指标的升级,为持卡人创造安全的用卡环境。

  第二,加强发卡环节的管理。发卡机构要严格落实《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资信审批程序和授信额度治理,本着审慎经营原则,切实加强发卡环节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加强收单环节的管理。收单机构应建立健全日常监控机制,了解商户经营变化状况、收单业务量及风险控制情况。重点关注和调查商户的异常交易情况,防范特约商户套现等风险发生。

  4.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应充分发挥银行卡各市场参与主体的合力,建立银行卡风险联合防范和预警机制,共同防范银行卡风险,坚持“预防为主、技术先行”,充实银行卡信用风险、欺诈风险等风险监控指标,为准确衡并预测各行的风险状况提供判断标准。

  各发卡机构和银联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建立银行卡风险案件的报备、预警制度,加强对欺诈风险的打击劫度,从源头上预防银行卡风险案件的发生。

  健全完善身份信息识别系统和支付交易监测系统,防止银行卡诈骗、洗钱等风险的发生。严格发卡管理和特约商户管理,加强对持卡人的信用监测,尽快建立与一般工商企业贷款、其他个人资产信贷业务类似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5.完善法规制度体系

  一是要加强立法。1999年制定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新形势,为切实加强银行卡业务的管理,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应尽快推进银行卡立法工作。《银行卡管理条例》应将各个法律法规中相关条款加以整合, 统一信用卡风险认定标准、信息披露、套现追索等内容,明确相应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系统全面地规范银行卡业务,形成有利于银行卡风险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

  二 是要完善制度。商业银行要根据业务的发展状况和新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对银行卡发行、交易、清算等环节的工作进行制度约束,努力完善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三是要规范流程。在银行卡业务工作中,要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通过清晰界定有关各方的风险控制责任,将风险控制效果与经济利益挂钩,有效促使风险防范职责落到实处。

  6.加强风险意识宣传

  近几年,人民银行组织各发卡机构开展了-系列的银行 卡宣传活动,社会参与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普及银行卡知识、提高安全用卡意识、改善用卡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各市场参与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宣传力度,强化信息披露,对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危害普通消费者利益的欺诈风险要及时公开提示。各发卡机构应规范银行卡业务的合同文本,促进公平竞争,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创造有利于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基础环境。

银行

  3、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银行卡风险管理贯穿于发卡、收单、转接清算等各个环节,各个机构的风险管理不尽相同,各有着重。

  1.发卡机构风险管理

  发卡机构在开展发卡业务前,应制定明晰的发卡风险管理策略对各类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以减少损失,促进发卡目标的实现。发卡机构可以根据借记卡和信用卡业务性质的不同制定区别的风险管理策略。

  借记卡的风险管理重点在于欺诈风险的管理,发卡机构的借记卡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借记卡交易监控及自助终端的安全管理上,环断完善针对持卡人的安全用卡服务措施,宣传安全用卡知识,提高持卡人的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发卡机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贯穿于信用卡申请、审批、发放、账户交易监控和催收等整个过程。因此,发卡机构应严格审核卡片申请人的资信水平和还款能力,这是控制风险的首要环节。并且对高风险客户进行有效识别以防范虚假申请从而控制欺诈风险。

  信用卡的发放应确保安全、迅速、无误的发送至持卡人手中,加强发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以防卡被偷窃或克隆。在信用卡的使用过程中,发卡机构应通过适当方式积极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账单通知和还款提醒服务,制定合适的催收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卡欺诈现象,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2.收单机构风险管理

  收单机构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为对特约商户的风险管理,包括违章操作、非法交易,造成收单机构资金和声誉损失的风险。收单机构的商务风险管理贯穿于商户拓展和审查、商户审批、签约、机具管理、商户培训、商户活动监控追踪等整个环节。

  收单机构在进行商户拓展审查时,应明确商户的业务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对商户的工商资料进行全面审核调查,并对其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以便风险控制措施的实行。强化POS终端机具管理是收单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商户培训及收银员培训是防范特约商户风险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商务的交易活动进行监控追踪可以及时发现违规操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发生。

  3.转接清算机构的风险管理

  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防范入网机构的信用风险,并为成员机构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服务以提高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协助司法和执法机关营造良好的用卡环境。

  入网机构的信用风险可能由入网主体及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财务责任能力或国家风险(境外机构),日常清算账户头寸怀足等原因导致无法履约。转接清算机构要求成员机构的清算账户备有足够资金,对于未达标准的成员机构,则要求其在指定备付金账户缴存风险备付金或提供担保。

  风险管理服务主要包括:

  一是信息提供与支持,如风险信息共享机制、风险咨询服务、风险技术支持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等;

  二是风险监控服务,如涉案卡监控、商户风险监控、卡号交易监控等;

  三是风险警示服务,如建立风险事件报告机制、定期发布银行卡信用风险指标和欺诈风险指标等;

  四是风险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如业务规章的制定,以及各组织联合制定产业安全标准等。

  推动银行卡产业风险管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包括风险管理研究,加强与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的合作及持卡人风险管理宣传等。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