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移动支付的协作发展大趋势

添加时间:2016-04-19
  随着4G业务的进一步普及,手机钱包客户端、应用内支付、手机刷卡器、二维码支付、NFC 近场支付等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得到迅速发展。消费者对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认可,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也称作手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一般为手机)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方式。作为一种集移动性、及时性、定制化、集成性于一身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可让用户获得更加便利、快捷、实惠的支付体验,从而推动电子支付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
  
  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从 20 世纪末,中国移动就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发展至今,移动支付经历了市场、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整体上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手机短信支付模式。2011 年以前,移动支付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与后台账户捆绑在一起的支付方式。通过用户手机 SIM 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使用户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完成交易支付。短信支付使用门槛低,普通的手机即可使用,但安全性较差,步骤繁琐,随后被更加便捷、先进的支付方式所取代。
  
  移动终端远程支付模式。此类支付模式是基于 WAP 或 APP模式,利用移动客户端或手机浏览器,通过 GPRS 或 Wi Fi 网络进行支付,这也是当下主流的支付模式。这种方案既可以采用后台账户绑定模式,也可以采用在支付过程中记录账户信息的模式,如让用户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这种方法虽然比短信支付方式快捷,但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对购物及支付类木马防范难度较大,诈骗短信、手机丢失也成为支付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
  
  移动终端近场支付模式。近场支付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交互、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目前已经有 NFC、Felica、RFSIM 三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在欧美和日本,近场支付已经在购物、交通支付、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在线金融等领域取得相当广泛的应用。在中国,该技术尚未得到普及,主要由于成本、安全和厂商接纳度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各司其职顺利运转
  
  移动支付产业链参与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移动网络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商家和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特别是前三者,是主要的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移动支付跨越电信和金融两大行业,是一项创新的、具有打造产业链能力的业务。目前,手机支付产业链上存在基础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平台提供两条主线。基础设备制造商主要是发射端可实现远程、近场无线通信的手机制造商、SIM 卡制造商和接收端可实现远程、近场无线通信的销售点终端机制造商。运营服务平台则是金融机构、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
  
  在产业链中,用户和商户位于两端,是移动支付业务的市场受众。移动网络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机构是服务的提供者。移动支付应用开发商、POS 接受机制造商、SIM 卡制造商、终端制造商、芯片制造商等软硬件厂商以及系统集成商是移动支付市场近场支付的重要支撑力量。政府则是政策监管和标准引导方面的主导者。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仅是第三方支付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更是该市场的政策制定方,在产业链中具有明确的话语权。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特别是在针对个人用户服务方面,相对保守和落后,由此也带来了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的契机。第三方支付业务能够有效帮助银行提升其银行卡用户、网银用户的活跃度和黏性,但第三方支付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和银行业务重叠。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态度仍未完全明确,既有积极合作的方面,也有严厉封闭的部分。
  
  移动网络运营商。移动网络运营商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支付交易信息的通信渠道,是连接用户、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重要桥梁,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早期,移动通信运营商还能作为代理结算机构,从用户手机话费账户中直接扣除各种小额支付的增值服务费用。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微信等即时通信社交软件的崛起,通信运营商短板凸显 :缺乏将自己的用户转换为支付客户的内容和场景基础 ;原有语音通信服务则不断受到社交软件的冲击,逐渐被边缘化,成为基础的移动网络提供商。
  
  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是该市场的中流砥柱,由于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牌照审核发放愈加严格,进入有较高的门槛,由此该市场目前存在厂商数量有限,市场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各家厂商产品线同质化程度相当高等问题,竞争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用户规模以及费用等方面。真正有效运营的仅数十家,大部分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均处于不盈利的状态,只能靠风险资本支持发展,或寻求有实力的大型公司入股并购,以求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
  
  软硬件技术提供商。目前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技术支持的供应商分为硬件设备方案供应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两类。硬件设备主要为支付终端解决方案,如 POS 机、移动刷卡器、备NFC 近场支付模块的设备等。系统解决方案则涉及到线上第三方平台的搭建,与各银行金融机构接口即支付网关的连接,如移动 APP 等。
  
  商户。即接入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的商家,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厂商提供的服务向自己的客户收取交易资金以及完成总公司与分公司、总公司与各级代理商、供应商等产业链条上的资金回笼和划拨服务。最早的商户主要来自于电子商务网站,之后各类型商户逐步加入进来。商户是大多数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应用的付费者,即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厂商的客户。
  
  用户。大多数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的应用都对用户免费。从 2010 年开始,随着支付宝快捷支付和银联认证支付业务的开展,用户无需开通网银,只需在线开通就可实现在线支付。在线支付的交易成功率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手机厂商。智能手机 / 移动终端生产厂商不断推陈出新,为移动支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终端性能的提高和不断改善的带宽限制,为移动支付领域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支付结算规则制定,对银行及金融结算组织的经营资格、资金安全进行监督管理,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颁发支付许可证,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及管理办法等。
  
  环境利好阻碍仍存
  
  用户规模是应用发展的基础,移动支付发展的前提在于成规模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成熟和相关资费的下降,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4G 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4G 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将大大降低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门槛。随着运营商 4G 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从终端到应用的 4G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逐步成熟,移动支付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厂商的移动互联网化。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及大型互联网厂商开拓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互联网用户将有望将其在互联网的行为习惯逐步扩展到移动互联网上,由此衍生的支付需求将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理想的应用环境。
  
  移动互联网新应用层出不穷。由于手机比电脑更贴近个人用户,且移动互联网比宽带互联网的接入更为随时随地,因此移动互联网将可以承载不同于宽带互联网的新应用,而新应用也将为移动支付带来发挥的空间。
  
  资本对于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热捧。大规模的用户增长给移动互联网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想象力,使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该领域的投资机会,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及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移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从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到各种理财产品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互联网企业争先开启了金融领域的圈地运动。从移动支付技术升级,到场景建设,再到金融产品创新,它的成长正改变着未来金融的形态。
  
  即便存在种种利于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但是从中国移动支付的大环境看,仍存在众多问题亟待解决。
  
  产业链不够成熟,用户稳定性不足。移动支付的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其产业链包括终端厂商、网络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移动网络运营商、金融机构、服务提供商、客户等多个环节和行业。产业链上的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特别是移动网络运营商和金融机构都想成为移动支付产业链的主导者,从而导致多种支付模式并存,行业间的协作并不十分顺畅。因此虽然技术上已能够实现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支付方式,但支付平台在和银行、商户等环节的衔接上仍存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使得用户体验较差。再加上不同的网络支付工具中用户的转换成本较低,每一个注册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终端的认可和归属感尚未完全形成,用户流失率较高。
  
  用户对账户安全性的质疑。作为支付应用,账户的安全性是最首要的要素,也是用户选择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令人担忧的是,移动支付仍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购物及支付类木马,防范难度更大,二维码木马钓鱼诈骗和电子密码器升级诈骗则是流行的典型网络骗术。随着智能手机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病毒和新型骗术将会涌现出来,用户的财产、隐私都将受到威胁。为应对日益突出的安全隐患,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设定交易额上限、建立赔付机制等方式降低支付风险。
  
  相关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国内的电子支付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支付参与方的责任与分工都缺少明确的法律描述。因此,一旦产生纠纷和侵权,很难在法律上有准确的定义和判断。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当务之急是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由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协同配合、制定标准,给手机支付这种新生模式予以保障和约束。
  
  融合创新赢取未来
  
  移动支付产业链参与者众多,合作模式多元化趋势明显。
  
  经过前期的跑马圈地,大型厂商的主导地位已经形成,目前处于拉锯战阶段。从长期发展来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将呈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快速发展期。由于手机支付市场前景得到业界普遍认同,移动网络运营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厂商通过在细分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将逐渐取得差异化市场的领先地位,在竞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第二阶段 :平台整合期。多样化支付平台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整合,在移动互联网整体开放的趋势下,具备较强用户服务能力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一体化支付服务提供商在品牌效应和终端支持下逐渐占据市场主动。
  
  第三阶段 :商业融合期。跨平台融合后,产业界限被打破,手机支付环境完全开放,新的商业模式开始出现,更多的力量涌入移动支付市场,合作模式趋于成熟,各类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进入全面产业链协作竞争时代。
  
  无论是哪一种商业模式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合作。为进一步推进手机支付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方案提供商必须逐步营造开放合作的共赢产业环境,在手机支付业务的资金安全、产业链构建、用户市场营销和商业模式探索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未来移动支付市场将会进入商业融合期。支付宝、财付通等实力较强的第三方支付厂商通过入股等方式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构建和拓展支付场景,力图将自身的移动支付业务深入到每个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去,在获取用户资源的同时,为自身的消费生态圈导入了资金流量,从而在面对商户时能够获得更强的溢价能力。
  
  持续创新是第三方移动支付厂商乃至整个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必备要素。零售、餐饮、订票、转账、交通等诸多日常使用消费的场景中,交通使用频率最高,经过各大打车应用一年的鏖战,用户群体已经趋于稳定,难以满足第三方支付巨头们对支付场景的培养和新用户的获取,于是诸如百度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厂商开始另辟蹊径,发挥自己的生态链优势,规避巨头,专注某一支付场景,通过社会化新媒体营销迅速打开市场,获得用户认可。
  
  未来,随着央行支付牌照的收紧,越来越多的商业巨头将会通过入股、收购、合作的方式参与到竞争中去,移动支付将会摆脱单一的支付功能,成为商业生态圈的重要入口。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